close

小孩子可愛的時候,可以稱他為安琪兒、小天使;當他心情一轉,名字又突然變為小魔怪。面對孩子變幻無常的情緒,有時真教父母摸不著頭腦。


 


  想管教有方?先來一課兒童心理學,自然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,開創一個雙贏管教局面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7大親子錦囊



 


        1、建設性批評


  很多父母以為批評等於傷害孩子自尊,他指出父母向孩子提出適當的批評是必須的。批評時,父母應只針對孩子對某些事情的表現,而不應針對他的個人性格,或斷定他一定改不掉壞性格,例如不要說‘你又是D呀?我估你都唔系讀書的材料啦!’應嘗試用建設性的批評鼓勵孩子,可說‘又系D,我諗你要用多花時間溫習啦!’


  處處過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,不肯對孩子的負面行為作出批評,只會令他們將來變得不負責任。


 


  2、勿縱容不良行為


  羅澤全認為幼兒一樣懂得父母心理,他們最常用的一招叫‘情緒綁架’,以情緒攻勢去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,而最常見的就是‘扭計’、發脾氣、哭鬧等行為。許多父母認為孩子還不懂事、自我中心,因而會採取哄或繼續容許的政策,這其實是在不斷縱容及助長他們的不良行為。


  他建議若遇上孩子使出這招時,家長最好保持冷靜,然後讓孩子的情緒慢慢冷靜下來,不要因為他們的哭鬧而屈服。


 


  3、適當運用權威


 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工作忙碌,缺乏時間照顧孩子,因而產生內疚心態,在孩子面前變得千依百順,避免與他們發生摩擦,而小朋友亦懂得利用父母這種歉疚心理。他建議家長在某些管教原則上要‘企硬’,應該什麼時候說‘可以’,什麼時候說‘不’。保留適當的父母權威,孩子才可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

  做父母的,不是要經常哄孩子開心,最重要反而是要培養他們擁有健康良好的人格。


 


  4、堅守教養原則


  要教好孩子,除了要懂得他們的心理狀態外,作為父母,自己的心理狀 亦要好好調校。父母每當面對孩子的內疚、恐懼、焦慮、羞恥及後悔的心情時,便很容易放棄一些重要的教養原則,例如父母經常替子女解決生活上的問題,這其實是令他們少了一次學習機會,久而久之,孩子便形成依賴的習慣。


  孩子面對任何問題時,父母最好能在旁保持冷靜,適當時給予意見,這亦會有助孩子在父母身上,學會以正面態度面對生活上的種種挑戰。


 


  5、訓練獨立能力


  現今父母經常被批評過分保護子女,過多的關注及保護,只會使孩子難於獨立及融入群體生活。正確的親職教育觀,是要訓練孩子有獨立能力,讓他們享受由自己爭取快樂的成功感,而不是由父母賜予的快樂。


  24小時貼身保護,孩子怎能有機會成長呢?忍一忍,其實正是幫助孩子面對困難,讓他們學習如何面對生活上的種種問題。


 


  6、正面處理衝突


  當夫婦間出現衝突時,雙方不妨多以說話表達自己的觀點,以正確的方法表達出負面情緒,這同樣可作為孩子學習如何處理衝突的最佳示範。


  羅澤全不大贊成夫婦冷戰,批評對方時,最好以樂觀的表達方式進行。


 


  7、多作鼓勵讚賞


  孩子在成長期間的心理特點,不可不提的便是喜愛別人稱讚,尤其是父母,這可增強他們的自信心。羅澤全建議父母可為孩子安排小差事,給他們機會發展所長、服務別人,他們的自信心便可由此增強。


  不過,他提醒各家長不要用太‘虛’的字來稱讚孩子,例如:‘乖’、‘叻’等,因為這些字所指的內容太廣泛,倒不如具體一點,切實地指出孩子的好處在哪裡,他們亦會較易了解自己。舉例說,‘你這次貼堂的作品,那條魚畫得很生動呢。’‘你能替我分擔這些重東西,真是太體貼了。’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晶晶 的頭像
    晶晶

    我的部落格

    晶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